強制結匯是什么?
強制結售匯制度是指,除國家規定的外匯賬戶可以保留外,企業和個人必須將多余的外匯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外匯指定銀行必須把高于國家外匯管理局頭寸的外匯在銀行間市場賣出。
在這套制度里,央行是銀行間市場最大的接盤者,從而形成國家的外匯儲備。自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強制性的銀行結售匯制度。結匯是指外匯收入者將其外匯收入出售給外匯指定銀行,后者按市場匯率付給本幣的行為。結匯分為強制結匯、意愿結匯和限額結匯等形式。
強制結匯是指所有外匯收入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不允許保留外匯;意愿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可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也可以開立外匯賬戶保留,結匯與否由外匯收入所有者自己決定;限額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在國家核定的限額內可不結匯,超過限額的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實行結匯制度的目的是將我國企業的外匯收入及時足額地匯入外匯儲備,為進口支付外匯提供保障,通常在外匯儲備規模較小時,主要采取強制結匯方式;隨著外匯瓶頸的解除,意愿結匯更符合間接管理的需要。
為什么要結匯?
我國是一個外匯管制國家,如果企業把賺到的外匯,不換成人民幣,那國際市場上的人民幣供應就會變多,人民幣就會貶值。同時為了防止國內外炒人民幣,影響人民幣匯率穩定。另外,如果企業不強制結匯的話,企業銷售額能做手腳,那就會出現漏稅。